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住房与社区治理”圆满召开
导读
2021年9月28日-29日,作为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承办的专题会议十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住房与社区治理”在线上召开。
会议分为三个半场,28日下午半场主题为“生活圈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9日上午半场主题为“住房与后疫情时代社区规划”;29日下午半场主题“社区更新与营造”。共有三位特邀嘉宾作主题报告、二十四位宣讲论文作者作学术报告,以及六位特邀专家做点评。
特邀主题报告
生活圈规划中的无形之手
袁 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规划师总有一种意气风发的职业成就感,认为应该在哪里画圈、布点,最终就能够按照这样的理想方式去实现,这是我们作为规划师的理想主义者天生带来的心理优势。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在建设中起着指导的作用,但现实往往是一旦真正具体项目落地,就会遭遇各种碰壁,风发意气成了垂头丧气。出现这样的结局原因可能有很多,今天和大家聊聊以往被我们忽视的一个视角。
从空间到治理,规划由见物到见人,今天的以人为本已被规划圈所认同和理解,而且开始努力付诸实践。但是从空间到治理还有一个维度,就是从见实到见虚。不仅要关注实体的空间和人,也要关注影响空间生产和人的行为的虚的因素,比如资本、文化等,我们要看见无形之手。
通过“沙滩冷饮”案例,推演生活圈中供需关系分析,点出市场竞争的策略与规划逻辑的差异之处,规划师考虑的更多是空间上的服务半径和效率,而市场会在价格和品类上提供更多的因素,无形的手在两方面之间寻求平衡点,这是规划与实施差异的原因。虽然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动,但市场规律会驱动商家选择他认为有利的位置去经营,从而造成空间的供需错位或总量上的误差。另外,以生活圈出行时间、半径大小,引出生活圈中功能和使用错配分析,表示视角要更开阔一点,不仅要关注小圈子,更要看到与周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在品类、内容丰富性上的差异化,在更大尺度上看生活圈布局所产生的效益,才能够真正的回应高质量发展。
规划师做社区生活圈时不能只考虑半径,还要体会市场规律。人是有腿的,商家也是有腿的。居民为了丰富多样、为了价格实惠会愿意多跑路,商家也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环境。社会结构变化导致需求变化,这个大的趋势一定要纳入到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中,不仅要考虑今天,还要看到五年、十年后,通过更灵活的空间供给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能。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离不开市场的主导。
脱离市场规律的资源配置不能支撑高品质生活。
生活圈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市场运作的特征。
最后,可以深入思考一下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如何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能够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参与到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圈的配套设施建设中。共同富裕的目标下为居民提供均等的服务,均等不是标准化,怎么能够将丰富性在更小的范围实现,这也是做社区生活圈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规划师在这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中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城市住房政治:性质与意义
何艳玲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从住房角度对中国的城市化逻辑的社会化属性进行再次阐释。住房货币化让住房成为商品,这带来了深刻的结构变化。1)土地从资源变成资产,而一级土地市场的国家垄断与竞拍,让政府和房地厂商获得巨额城市化红利。政府的红利大部分会再转变为城市公共服务,但厂商的红利导致了更大的财富分化。2)末代分房与剩余分房,阻断了城市化红利分配,并让少数人获得超额红利,有房和无房成为阶层分化的依据之一。3)一些稀缺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与住房捆绑(学位房),并让这类公共服务实际上进行了市场化配置。4)大部分进城劳动者无房,这导致他们进城(空间与职业转移)却不参与城市化红利分配。5)住房成为城市政府的股票,资本大规模流向住宅市场,也减少了向全体领域特别是生产领域的流动。6)住宅成为个人股票,为房而借贷成为常态,并导致日常生活的资本化,也产生了更多日常生活风险。基于此背景,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不仅是一种价值选择,更是指向普通人美好生活的、更多元化制度设计的专业化治理。
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问题和科学体系
范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首先,对比我国跟发达国家的环境再生进行对比,从立面修复、功能性提升、综合提升,到多元化提升等,显示逐步升级的过程。接著,对我国存量住宅的旧改情况,认为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新建与旧建并存,二是以政府主导的方式自上而下地推动老旧住宅改造,三是国家建筑改造方面的课题研究和立项,研究体系和成果偏向于实用性和技术性,四是老旧小区住宅再生涉及多学科专业领域,专业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需要良好的科学研究支撑和整体性的设计。基于此,通过介绍为期5年的国家相关课题研究,包括病理现象和诊断评估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住宅病理现象,还有对于针对建筑本体维护体系,典型住栋平面空间拓展改造设计研究,户外环境的接入手段与技术方法,以及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可视化模拟集成平台。
最后提到在住区建筑、存量建筑方面的研究,同时近10年以上在教学科研过程当中,都是面向建成环境进行设计、开展工作坊教学,从延续存量建筑的提升和有效利用进行开展。
tips:特邀嘉宾完整报告请关注后续深度报道
论文宣讲报告
会议共有24位论文宣讲者报告,按主题及发言顺序形成以下观点。
01
生活圈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主持人:刘佳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学术报告
供需平衡、便利量化 ——成都市十五分钟生活圈便利度评价及优化策略
李峥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分院
李峥作题为《供需平衡、便利量化 ——成都市十五分钟生活圈便利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生活圈是对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社会公平性的体现。在城市层面上应用POI数据对成都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度进行评价,总结出成都全市、分区,以及单项设施的覆盖情况。最后提出单体小区层面进行精准化针灸式的精准投入,以及在单位范围层面上加强高便利度区域跟居民生活区的密切贴合,促进更加高效的重点投入。
兼顾“公平-效率”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实现“技术逻辑”与 “管理逻辑”的双平衡
王子强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
王子强作题为《兼顾“公平-效率”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实现“技术逻辑”与 “管理逻辑”的双平衡》的学术报告。报告从三方面探讨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转型,包括从时间性剖析其内在逻辑、从实践性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何发展与布局。从公平效率的视角提出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该如何进行管和如何进行建。针对不同社区的人群特征进行差异化指导,结合GIS的网络选址模型,分类引导邻里中心模式、一站式的便民服务中心模式、社区管理用房或小区会所的社区配套模式。
北美完整社区
王睿珺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睿珺作题为《北美完整社区》的学术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完整社区发展背景及现状,提出完整社区应当从用户视角强调社区功能完善。基于策略引导和规划实践两个方向,针对存量和增量空间,分别以奥斯汀和多伦多完整社区为例。从概念内涵、工作框架、实施机制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对案例进行梳理总结,提出对我国完整社区规划的启示。第一,完善并推广完整社区规划工作框架,形成目标、策略和指标相对应的工作框架体系。第二,健全完整社区相关标准、导则,作为规划和建设的主要依据。将完整社区规划目标纳入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和详细规划之中,促进规划实施。第三,探索多类型的公众参与组织模式,引导居民参与,并监督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在规划中的落实情况。最后展示了团队在北京和上海社区规划实践中开展的有益探索。
精细化治理视角下超大城市社区规划探索 ——以上海四川北路街道社区规划为例
李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潇作题为《精细化治理视角下超大城市社区规划探索 ——以上海四川北路街道社区规划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环境下,从精细化治理的内涵出发,分析总结当前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社区规划的相关导向。通过上海四川北路街道社区的规划实践,探讨符合精细化治理要求下社区规划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出在项目筹备、现状评估、规划制定以及行动实施整个过程中都要体现精细化和精准化,不断提升社区空间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精细化治理背景下社区公厕规划优化研究
黄静铭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黄静铭作题为《精细化治理背景下社区公厕规划优化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提出公厕的设计、管理等内容都在逐步朝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社区公厕的配套从实体空间转向要素合理配置,从指标配套转向服务效能升级,社区公厕的配套建设需要从选址布点、方案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精准设计。对现状社区公厕规划的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管理低效等问题总结和分析后,以江南新城公厕规划项目为例,提出精细化治理背景下选址布点优化、功能配套、风貌设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等的社区公厕优化体系框架。
儿童友好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
汪雪
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
汪雪作题为《儿童友好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的学术报告。从提高城市儿童友好度的视角,探索关于儿童空间权利的保障,以期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减轻家长的照料负担,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报告通过梳理国内外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提出其对于社区空间的需求。最后以宁波明东社区为例,探索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儿童参与机制,通过搭建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与儿童、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平台,共同关注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从提升城市儿童友好度的层面上,以社区作为切入点,嵌入整个儿童友好城市的空间体系里。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社区步行环境优化研究
贺易萌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贺易萌作题为《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社区步行环境优化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提出我国一部分老旧社区的步行环境从交通、场所空间、景观环境核设施层面均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行为需求,存在着步行体系混乱,空间利用率低和活动场地配件不足等问题。对老年群体的日常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海城街社区为例,提出保留建筑机理、构建步行体系、疏通交通网络,进而营造社区适老化空间改造的总思路,并从交通更新、场所更新、景观更新及优化布置设施四方面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
同心村居民户外活动特征与空间偏好研究
邓鸿嘉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邓鸿嘉作题为《同心村居民户外活动特征与空间偏好研究》的学术报告。以同心村社区常驻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公共空间承担公共事务、户外空间与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不匹配两个问题,通过对户外空间、户外活动类型特征的简述,邀请居民进行空间各要素重要性的问卷,得到研究结论,一是同心村居民相对城市居民对空间品质的要求相对更低,但安全与健康原则是底线。二是村民具有较强度的社会网络,而家庭间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如朋友、亲属、工作伙伴等在不同类型与特征的户外空间里活动,正向促进社会凝聚力。三是面对空间品质较低的空间,居民主观选择存在排斥心理,社会网络与空间品质共同影响居民的户外活动。
特邀点评
王英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继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
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副秘书长王英、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委员李继军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点评。
最后,刘佳燕副秘书长进行发言总结,她首先对从近400篇论文投稿中脱颖而出的27位宣讲人表示祝贺。结合下午的发言,总结在社区生活圈研究和规划中,既要考虑标准化,也要考虑个性化和针对性问题;既要从内向视角关注优化提升,更要从外向视角兼顾城市层面的开放、交融与包容;既要注重通过精细化研究指向规划的精准化,还要力求以弹性、成长的规划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由此营造高品质、高适应性的社区家园。
02
住房与后疫情时代社区规划
主持人:王英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学术报告
“双区”背景下关于深圳 “住有宜居”的思考 ——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涂玉敏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涂玉敏作题为《“双区”背景下关于深圳 “住有宜居”的思考 ——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认为要坚持高质量的发展,创造高品质的生活,“住有宜居”是最基本的保障。随着深圳面临“三高”难题:生活高成本,空间环境高密度,高建成度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包括人才企业密度最高的区居住空间相对偏少,公共住房供不应求;公共住房供应渠道和供应路径相对单一;公共住房与公共配套的建设时序不匹配;人才住房比例加大但与人才结构不匹配等,提出“住有宜居”的建设思路,包括“房住不炒”调结构、产城融合明需求、多措并举强供给、轨道引领强效率、高效服务强配套、多维联动促实施。随后,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在公共住房方面探索有效破解空间资源瓶颈,建立多渠道保障的政策体系;从人的居住需求出发,精准识别安居需求;探索租购统筹的新模式、强化公共住房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思考和研究,探索出一条可操作性较强的公共住房实施之路。
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平衡规划研究
诸嘉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诸嘉巍作题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职住平衡规划研究》的学术报告。首先,报告提到职住平衡的提出背景主要是为应对北京城市扩张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为应对职住平衡的难点问题,研究制定了规划思路与方法框架,主要聚焦明确尺度层级、制定平衡标准、调配空间资源、制定政策引导四个方面。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系统阐述了职住平衡规划研究的系统内容,一是依据合理通勤半径,明确副中心职住平衡的研究范围和层次;二是分析了副中心现状产、居空间关系特征,产业发展导向,社会个体意愿三个方面的职住影响因素,提出职住平衡的规划目标和对应的体检评估指标。三是通过主导产业功能的梳理,与就业人群、空间规划的最大化匹配,为疏解或吸引而来的人群提供相适宜的产、居选择机会;最后通过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交通支撑四个方面的规划政策引导,助力副中心更有效地落实职住平衡规划理念,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示范区。
供需视角下伦敦住房建设空间引导策略研究及其规划启示
王烨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王烨作题为《供需视角下伦敦住房建设空间引导策略研究及其规划启示》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分析了伦敦住房建设三个阶段的演变,并简单介绍了英国现行住房规划体系:国家层面定规则,地方层面具体进行住房空间供需的评估。
其次,重点介绍了伦敦住房供需评估方法:需求端以精细的家庭预测为核心,通过多情景假设,形成涵盖住房户型和类别的预测结果;供给端则是对规划政策的模拟,最终形成地块尺度的建设潜力预测。从实施效果来看,基于住房供需评估,伦敦构建了“区域-自治市”及“政府-市场”的建设协调机制,并优化了住房空间分布。
最后,借鉴伦敦经验,国内各城市首先应该建立住房调查制度,打好数据基底。同时应强化对住房建设的空间引导,实现居住空间供需适配。
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成效评价方法探索
周博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周博颖作题为《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成效评价方法探索》的学术报告。首先,介绍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评估的基本情况。基于基本情况系统梳理我国在住房保障政策评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一般公共政策评估的基础理论,参考国内外学者建议,借鉴发达地区及国家的经验。最终,根据威廉邓恩的“公共政策评估理论”,提出基于“效果、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共五大原则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指标。同时,为了促进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实施落地,建议我国国家层面尽快建立住房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抽查和普查相结合的制度;加强政策评估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建立政策评估的组织体系;完善公共信息公开制度等建议。
新冠疫情下的武汉百步亭社区治理问题与反思
高诗雯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诗雯作题为《新冠疫情下的武汉百步亭社区治理问题与反思》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武汉百步亭社区为例,提出防疫时期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社区响应能力方面,前期预警不足,应对反应慢;社区信息交流方面,发现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进而使得矛盾扩大;社区的资源调配方面,工作人员人力不足与防护不足,防疫物资紧缺,志愿者队伍组成人群结构失调,紧急时刻难以发挥作用;治理漏洞方面,存在岗位空缺无人管,部分工作人员失职的问题。
后面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治理漏洞提出建议,包括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常态化培训,建立社区应急机制,培养人员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鼓励居民共同参与培训;完善社区支援队伍,增加年轻力量;加强社区信息交流能力,善用大数据理;加强社区应急保障能力和医疗设施建设;改善社区现状填补漏洞,巩固网格管理,共建社区共同体。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南京成贤街社区为例
王行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王行健作题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南京成贤街社区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认为为应对老社区暴露出公共设施老旧管理维护等诸多问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不足,多元需求并存的新生活圈是社区规划的重点。以南京成贤街社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分析、GIS空间分析POI数据等进行生活圈构建的需求分析,并基于需求的社区公共设施现状评价,形成从需求出发的现状设施短板分析。最后提出疫情发生与后疫情的生活圈优化策略:针对疫情缓解后时期的生活圈优化,一方面要集中打造健康导向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满足多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微更新打造后疫情健康生活圈,倡导运动与便利医疗;针对疫情突发期间的策略,一是应用智能化管理方式,二是实行应急封闭管理,实现生活圈设施日常,疫情的快速转换。
疫情背景下的社区物流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魏欣然
华中科技大学
魏欣然作题为《疫情背景下的社区物流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武汉市为考察范围,以洪山区某商住混合片区为实地调研范围,从物流空间模式、物流机制环节、社区管理等方面,分析疫情发生后社区物流的变化,探究社区物流服务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点,以及物流机制反映出的韧性。根据居民反馈的疫情期间对社区物流最关心的因素,建立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对物流机制满意度进行评价。从快递员、社区、居民三个视角对社区物流的主要问题进行提取,发掘潜在的隐患。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提高社区物流机制韧性,更好地进行危机响应:在现有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社区物流模式组合以应对不同种类的物资运送;充分利用快递柜作为预留配送通道的收取终端;继续试行和推广智慧物流技术等。
特邀点评
王承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住房政策的发展跌宕起伏,但是趋势非常明显,从单纯促增量转向住房政策和空间供给的精细化。和住房规划有关的四篇报告体现了作者们在住房发展战略层面的深入思考,关注到了住房的供应结构、可支付性和可达性,这些是值得业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议题。最后总结两方面感受,一是基础信息平台和数据的共享性相当重要,是精细规划和决策的基础;二是存量地区住房规划要有新思路和技术路线,仅有指标是不够的,深圳龙岗区公共住房规划努力提出明晰的实施路径,值得业界学习参考。
李志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03
社区更新与营造
主持人:曹宇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学术报告
老旧小区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以杭州市为例
卢银桃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卢银桃作题为《老旧小区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以杭州市为例》的学术报告。首先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杭州老旧小区及改造实践的梳理,对老旧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内涵和特点进行总结提炼。
接着重点梳理了杭州20年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发展脉络,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市政、交通、屋顶、景观等单项工程改造为主,在解决迫切问题的同时也给居民带来反复作业等影响。第二阶段以单个老旧小区为对象进行综合改造,经历了早期自下而上的探索阶段后2019年以后自上而下全面推广的阶段,出台了技术导则和实施方案作为指导,分区有序推进,在一揽子解决单个小区问题的同时,对于配套服务设施的增补仍然有限。第三个阶段是以片区化更新带动成片老旧小区的改造,统筹梳理盘活片区内的存量资源。
最后总结在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中,规划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变老旧小区改造为可持续的更新,规划的参与不可或缺。规划可以充分发挥先发引领优势和统筹协调优势,先行建立沟通机制和平台,从源头上理顺一些关系,解决一些问题。
基于空间治理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嘉西村社区为例
骆骏杭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骆骏杭作题为《基于空间治理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嘉西村社区为例》的学术报告。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对于积极建立和完善“中国自治”的思考与实践探索背景下,空间治理是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在空间中所体现出的互动关系的过程,具体到社区层面则表现为基层政府与市场、公众的博弈互动过程,并在社区更新的各阶段占据重要地位。
报告认为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使用后评价的纳入是完善更新规划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一步,是转变从传统单线规划(实地调研—现状评估—规划设计—策略决策—规划实施)到全过程规划管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重庆市渝中区嘉西村社区为例,通过居民行为活动场景分析,了解社区居民的活动场景构成与时空分布,明确其对社区空间真实的客观行为偏好;通过使用后评价研究和改进IPA分析,构建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引申重要性模型,明确居民对社区空间的主观使用感知,并根据结果从服务设施、社区治理、社区文化三方面总结特征与问题。
最后报告提到在创新社会治理战略目标下,要遵循“人—空间—服务”三位一体整体规划综合治理新格局,针对嘉西村社区使用后评价结果,提出社区更新优化建议:以精准化的公共服务确保社区治理的空间落地;以协作式的居民自治完善社区发展的需求保障;以文化创新提升社区融合感和幸福感,以形成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共同体。使用后评价应用于社区更新规划,有助于完善全过程规划管控中重要的最后一环,能减少社区更新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与失误,并为规划者、管理者提供切实的社区更新建设项目的动态修正依据,促进社区更新的宜居和可持续。
历史地段居住型社区的更新与治理探索 ——以南京市梅园新村社区的调查为例
全雨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全雨霏作题为《历史地段居住型社区的更新与治理探索 ——以南京市梅园新村社区的调查为例》的学术报告。首先,报告提出研究的必要性,一是既有关注重点多为历史文化建筑和附属空间和设施,对以居住为主的社区发展的关注比较少;二是居住型社区对商业投资的吸引力低,在此背景下谁负责更新资金来源等,与更新落地密切相关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上述思考从社区的资源,资产,资本的角度切入,重点关注资源的梳理与利用,资产的保护和更新,以及资本的介入与培育,同时对整合资源,资产,资本的运行机制进行思考。
以南京市梅园新村社区为例,介绍更新历程、实施结果、更新制度、社区资本等内容。从现有实践问题总结与反思出以下三方面,一是居民的空间诉求,集中在住宅质量较差、道路磨损严重、公共交往空间配套不足、停车空间欠缺等;二是主体与机制的角度,主体层面,政府主导的更新仅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相关的空间环境提升,社区管理者未能充分调动和组织社区内部的社会资本力量;而机制层面,政府主导的项目式短期更新改造对社区局部空间有一定提升作用,但缺乏对其他生活空间的考虑和完善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从资源、资产和资本利用的角度,社区空间资产仍待改善。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善策略与建议,一是制度与政策方面,部门统筹协调,制定管理规则;明确建筑产权,实施分类管理;鼓励市场资本进驻,提供适当政策性奖励;推广“社区规划师制度”,帮助社区发展。二是主体和行动方面,政府应当适当放权,促进多元的社会资本参与更新。
在空间更新方面,社区微更新是长期的过程,应以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式为主逐步改善空间品质。在动态更新方面,终点式规划难以保证满足居民各阶段需求。在社区自治方面,需充分利用社区资本培育社区治理的内生力量,实现社区长远的良性发展。
从场景情景到图景—基于城市影像的老住区更新探究
杨宁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
杨宁作题为《从场景情景到图景—基于城市影像的老住区更新探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从城市与影像的关系开始说起,认为当前进入了万众互联和万物互联的时代环境,“个体即主体”成为可能,网络化的数字鸿沟也让很多人在失语,规划如何应对个体的缺位,也是当下需要急需破解的难题。借由对城市影像的解读,城市空间和现代性生活得以被接近和理解或是想象,城市空间和城市发展诉求获得了全新的表现母体和媒介支持。同时城市影像将城市空间影像化,创造一种大众都能参与的媒介形态,影像的视角可以成为城市规划的智慧窗口。
其团队通过影像记录纺织城发展变迁的过程,以影像搭建社会现实与真实的桥梁;从社会广角观察纺织城的沧桑巨变,从群体聚焦深刻了解场地内人的诉求,从个体定格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表达,在影像记录书写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提出从场景,情景走向图景的规划设计视角,建立一种新的认知和理解场地的方式,在对场景的理解中理解现实,对情景的理解中理解需求。 将要规划的图景嵌入真实的场景与情景中,在真实中设计未来,完成理性的图景建构。
最后通过分享影像介入西安纺织城老旧住区的更新实践,让我们真实的注视到了场地中“鲜活的人”,做到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而设计。
“碳中和”愿景下旧居住区绿色更新的路径初探
周晓穗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周晓穗作题为《“碳中和”愿景下旧居住区绿色更新的路径初探》的学术报告。从国际上看零碳正由全球共识转化为全球各国政策目标。我国也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报告认为绿色+城市更新势必为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工作面临难点之一是城市更新涉及对象较多,如旧居住区改造面广且总量大。
基于此,引出与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目的、问题、对象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日本“团地再生”实践。从规划体系、技术体系、指标体系、实施体系等四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绿色更新保障实施体系的启示,一是规划体系方面,旧居住区的绿色更新规划与既有的空间规划体系的有机联系;二是启示技术体系方面,增加绿地碳汇,减少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三是标准规范方面,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构建低碳社区,居住区更新指标体系或评估体系;四是实施体系层面,更加重视渐进式的更新,注重多方力量参与。
最后提到四大体系实施路径显示绿色更新的根本其实是制度和技术两方面。技术是指技术体系,制度是指规划体系(指标体系和实施体系)。在城市更新的领域,健全完善更新规则与实施的相关制度,加快健全绿色更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是绿色城市更新的保障。
基于社区人力资产的“后单位社区”更新规划研究
吉悦
重庆大学
吉悦作题为《基于社区人力资产的“后单位社区”更新规划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认为后单位社区更新治理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在社会知识体系被打破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外部输血的方式完成转型,后单位社区最突出的是人的优势,如何发挥人的能动性,是关键所在。
以重庆市石井坡街道为例,面临空间和环境快速衰败,就业岗位缺口巨大,经过15年更新,变成核心有序的新社区,梳理其三点成功经验,一是前期挖掘整合资产,包括修补网络和整合能人、对单位原有技术骨干等社区能人进行挖掘。二是搭建多元平台,包括机制、空间、智慧三个方面。三是实施社区更新行动,包括直接参与更新行动、维护更新成果、激活社区场景。
后单位社区看似衰败实则潜力巨大,人力资产具有维持环境,保障公众参与,维护更新成果和激活场景成果的作用,有效提高更新的精准性,成为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力应重视人力价值挖掘,指挥机制建设和起步经济支持,推动人、空间、服务整体协调发展。
“微更新”理念下的开放式社区营造——以武汉六合社区为例
李东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李东作题为《“微更新”理念下的开放式社区营造——以武汉六合社区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通过深入研究武汉六合社区开放的场所特征和现状问题,以“问题导向、针灸微改”为思路,提出“软性节点规划”等创新理念和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模式。整合挖掘滨江旅游资源,延续传统文化特征,着力改善民生,将六合社区打造成为“浸入式新市井生活体验地”。
综合规划、建筑、景观、市政和运营五大专业统筹进行社区营造,并提出五大微更新策略:一是业态提升,引导经营者进行多元化的业态升级和功能转型。二是街道营造,尊重既有的汉派街头场景,塑造不同街巷特色。三是节点优化,考虑不同人群使用需求,最大化利用消极空间。四是环境整治,分级分类进行建筑立面整治,提升市政环境品质。五是基层治理,建立基于“熟人化”邻里关系的长效管理制度。
最后报告总结微更新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注重城市传统脉络的传承与延续;二是以点促面的触媒效应;三是构建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更新模式;四是突出渐进式、小规模的发展理念。开放式社区营造具有空间互通,资源共享,复合多元的特点。社区更新需构建实施保障体系,包括空间规划策略、政府统筹平台和鼓励公众参与,再通过社区规划师和社区管理者的协同,实现“社区运营”的规划目标。
居住街坊中商业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长春市桂林路胡同为例
梁岩
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梁岩作题为《居住街坊中商业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长春市桂林路胡同为例》的学术报告。总结居住街坊有单纯的居住功能的街坊,商业和居住功能混合的街坊,以及管理和功能居住功能混合的街坊四个形式。
以长春市桂林路胡同为例,研究居住街坊的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融合的形态是什么样的,通过研究看出基本上是点是独立的商业,还有连接底层商业和商业步行街三种形式,形成商业融合的特点。对居住街坊进行功能上,交通上和绿化体系的分析,梳理居住街坊商业空间的现状问题。
针对区域问题,依照多样与共享原则考虑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和商业空间要求的基础之上,针对问题提出5个方面,23个实施项目的具体改造计划。一是细化道路功能分级,调整道路功能为步行街,丰富街区道路沿线功能。二是调整不同业态的经营空间,局部采用立体化经营的思路,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三是根据街路主体功能明确沿街景观的改造方向。四是增加城市文化的展示空间,将热爱主题融入雕塑文化及商业街街路设计的细节当中。五是成立桂林商圈商会,解决商户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建立市民与政府的沟通桥梁。
基于社区自组织机制的社区规划研究 ——以“高线之友”为例
戴运来
中南大学
戴运来作题为《基于社区自组织机制的社区规划研究 ——以“高线之友”为例》的学术报告。在高线之友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相信与否,拆除高线曾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幸运的是,高线铁路遇到了我们每个紧密团结的社区群体,我们坚持重新利用废弃铁路,并创造出向每一位市民开放的高线公园。
以高线之友为例,分析其如何在团队社区居民,保护高线铁路和协调多方利益,促进社区繁荣方面发挥作用,进而得出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不仅提升社区凝聚力,协调居民、政府和开发商规划的结论。
报告认为通过自组织机制不同于传统的规划模式中自上而下,由政府和规划部门主导,而是自下而上,包含着更多的城市参与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缔造。
最后提出四点总结与感想,一是社区是城市规划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重点关注和考虑的城市单元,也是城市发展从增量发展走向存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二是自组织机制的社区规划前提是自下而上治理体系的中间体量。三是社区规划阶段通过营建有共同社区记忆的事物,促使社区自发形成规划团体,可以形成社区规划公众参与度的提高,增进社区的集体凝聚力。四是城市规划专业工作者应积极推动社区公众参与,同时自身深耕社区,推动社区规划事业发展。
特邀点评
周静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首先肯定了前四篇宣讲代表了不同的地域,进行特别深度的访谈和调研,在科学的基础上采用有依据判断的方法展开研究和实践,是特别好的基础。
总结三点感受,一是作为规划人最重要的身份与工作,要从规划入手展开研究,从城市的视角到片区,再到小区,再到建筑一点点渗透的话,强化各个独立的小区也好,以及跟城市之间每个层级的渗透关系,还有其他的独立关系,这样子的话会收到一个更加协调的规划,从综合的角度进行旧区改造,对未来发展会起到更好的作用,二是关于机制、主体和行动,要达到社区自治成熟的理想,应更进一步做下去,除了主体间的作用及其关系外,还应考虑资金来源如何投入,比如从政府主投,一点点弱化,变成居民重投。三是通过影像调研与收集,会让涉及的场景落实更加直接,抓住人的情感文化,直接带入设计场景,这也是目前需要做好的一面。
袁 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委员、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副院长
感谢专委会给予很好的学习机会,先总结三点感受,一是本场宣讲人的选题前沿、内容丰富,分别从不同的细微视角切入,来诠释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住房和社区治理主题;既有域外借鉴、又有西南、中部和东北城市的丰富实证。二是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为人民规划城市、人民的城市为人民的背景下,本场宣讲更是体现了人民社区为人民,不仅看到了社区更新中的物质空间优化,更看到了社区中的居民心声和诉求。三是给年轻的从业者点个赞,活跃在本场舞台的都是青年规划师、在校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他们埋头扎实工作、学习的同时,不忘抬头深度思考总结和展望,这种研究精神值得鼓励。
再分别给几位宣讲人点评:(1)碳中和背景下旧居住区绿色更新:域外借鉴不仅包含了技术体系,还有实施体系的分析,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建议补充域外案例的适用性分析,未来在广州找一个可以推行的实践案例。(2)基于社区人力资产的“后单位社区”更新:先构建了社区更新框架(人力资产整合、参与平台搭建和决策主体构成等),在框架指导下分析重庆石井坡社区更新行动,有理有据,建议补充个案例的特殊性、代表性和适应性分析。(3)武汉开放式社区营造:在对社区深度认知基础上提出渐进式更新理念,再分析业态、街道、节点等提升策略,建议将营造机制单独成节,结合管理机制和模式一起分析。(4)长春居住街坊中商业空间改造:基于居住商业空间更新改造的关键问题、核心矛盾分析,再提改造策略,针对性和适用性强;建议总结此类改造模式,便于地域推广。(5)社区自组织机制的研究:建议精炼文献综述性分析,对文中提到的组织构成、来源、运作机制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
最后,曹宇钧副主任委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九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社区更新做出了全面立体而生动的解读,说明了社区更新这个领域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社区更新工作是在有限的空间挖掘无限的潜力,我们所尝试的多样性研究手段恰恰说明,社区更新还处在一个摸索前行的阶段,成熟的解决路径并不明朗,未来的工作还需要极大的信心和耐心去面对。社区更新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资源占有和使用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原先的公有模式和市场模式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另外社区资源调配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当中,物管的模式变化和全员参与程度的加强,给老旧社区的生存带来了新的生机。大家在努力的探讨不同层面的东西,上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生态文明视角,下到实施层面的社会组织构建,都是非常有启发有意义的尝试。通过我们所有人对于人民城市为人民理想的坚持和多样化研究手段的不断探索,相信未来社区改造、社区更新会有更好的前景。
三个半场的会议圆满闭幕。本次专题会议线上气氛踊跃,会议期间,汇报嘉宾与参会人员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往期精选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住房与社区治理”专题会议即将启幕